——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校微信公眾號特開設“一起學黨史”專欄,持續推送黨史故事100篇,與大家一起學習黨史知識,重溫歷史偉業,感悟思想偉力,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1950年,新成立的中國政府面對戰亂之后幾近崩潰的經濟,開始醞釀糧食的計劃供應,以滿足全國人民的溫飽。1955年,全國第一套糧票正式流通,拉開了中國長達38年之久的“票證經濟”的帷幕。
幾年之后,由于天災人禍,中國進入“三年困難時期”。這時需要憑票購買的不僅僅是糧食,還有日用百貨。于是,從糧票又發展出布票、棉花票、肥皂票、手表票、縫紉機票等。總之,在所能想得到的吃穿用的方方面面,票證嚴格地控制著人們的欲望,把中國人納入全國統一的分配制度之下。
在父輩的記憶中,票證是與物資極度匱乏的艱難歲月聯系在一起的。那是60年代初的一個冬天,十二三歲王頤安,拿著家里的20斤糧票去糧店買米,排隊的時候卻發覺糧票丟了。旁邊有好些人告訴她,剛才糧票掉地上被某人撿了。但王頤安找那人理論時,他卻不認賬。這可是全家賴以生存的糧食啊,家里兄弟姐妹六人,父母都是教師,糧票根本就不夠吃,每次捱不到發糧票,母親總要去同事家先借點以渡難關。如今丟了20斤糧票,怎么能夠空手回家呢?于是她在糧店里理論爭吵,當時糧店應該是五點半關門,結果鬧到七點多,糧店還沒下成班,最后是把片區的支左部隊鬧過來了,那人不得不拿出偷的20斤糧票才了事。
這個故事,在當時的中國,絕對不是特例。與票證時代相配合的,還有嚴格的戶籍管理以及城鄉二元分割的制度。那個時代的人們,是不可能自由流動的,農村人不可能像今天一樣隨意進城打工,因為每月定量供給的糧票、油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沒有城里人的身份,就拿不到這些票證,因此農民離開了土地,根本就無法生存。
不僅城鄉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遷移,同樣由于糧食關系的束縛而相當麻煩。當時的糧票分為全國糧票和省級糧票兩種,省級糧票只能在省內流通,只有全國糧票才能在中華大地都有效。出差的人必須持單位介紹信去糧店換一定數量的全國糧票。出遠門前去換糧票在當時尋常得就和往行李里裝上換洗衣服、牙膏牙刷一樣,誰都不會忘。偶爾有馬大哈忘了這一程序,不得不去火車站退票改期,換完糧票再走。
改革后繁榮的市場
但是,票證制度的本身并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它只不過是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產物。經濟發展的轉機發生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隨著改革開放,物資慢慢豐富起來,其表現之一就是,曾經嚴格的票證制度越來越松動。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后,城市居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減少,因此這時基本家家戶戶糧票都有所盈余。當時,富余的糧票是可以用來兌換雞蛋或是其他生活用品的,比如說,十斤糧票換一斤雞蛋,100斤糧票換一個不銹鋼鍋。
在1985年,中國政府就規定“取消糧食、棉花的統購,改為合同定購”。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第一次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也是中國農產品購銷體制由統購統銷走向“雙軌制”的轉折點。8年的過渡之后,也就是1993年,糧油商品實現敞開供應,糧票正式被廢止,退出流通市場,市場迎來真正發展的春天。
文章來源:共產黨員網
編輯:李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