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校微信公眾號特開設“一起學黨史”專欄,持續推送黨史故事100篇,與大家一起學習黨史知識,重溫歷史偉業,感悟思想偉力,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百團大戰中的八路軍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本侵略軍一面對華北抗日根據地實行“囚籠政策”;一面在正面戰場上集結重兵,陰謀進犯西南、西北,妄圖迫使中國投降。在這緊要關頭,為了粉碎日軍陰謀,爭取華北戰局向好的方向發展,并影響全國的抗戰局勢,八路軍總部決心向華北日軍占領的交通線和據點發動大規模進攻戰役。1940年7月22日和8月8日,八路軍總部先后下達《戰役預備命令》和《戰役行動命令》,并上報中央軍委。參戰部隊晉察冀軍區、129師、120師隨即投入大戰前各項準備工作。1940年8月20日至翌年1月24日,八路軍總部在華北發動大規模的對日軍進攻。在戰斗部署前,彭德懷并沒有對出動兵力的數量作出具體要求。戰役打響后,聽到作戰科長王政柱匯報這次戰役有相當于105個團兵力參戰,彭德懷一拍大腿,“干脆就叫百團大戰好了”。
百團大戰中的八路軍機槍陣地
百團大戰歷時5個多月,總共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40年8月20日至9月10日,主要任務是摧毀敵軍交通,重點打擊正太鐵路。正太鐵路當時號稱日軍的鋼鐵封鎖線,切斷該路,可使日軍在華北的一切軍事補給失去保障。第二階段從1940年9月22日至10月5日,主要任務是繼續破壞日軍交通線,并摧毀交通線兩側的敵軍主要據點和碉堡。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徹底破壞了正太鐵路,喪心病狂的日軍調集數萬名兵力,對太行根據地實行瘋狂報復掃蕩,因此,第三階段轉入反掃蕩階段,從1940年10月6日至1941年1月24日。聶榮臻元帥在回憶錄中這樣記述百團大戰:“我清楚地記得那一時刻的情景,真是壯觀得很啊!一顆顆攻擊的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劃破了夜空,各路突擊部隊如同猛虎下山,撲向敵人的車站和據點,雷鳴般的爆炸聲,一處接著一處,響徹正太路全線……”
八路軍于曉霧中圍攻敵井陘煤礦
八路軍總部發動這次進攻戰,主要是由于當時中國出現了空前的投降危險與抗戰困難。一方面日本加緊誘迫國民黨蔣介石集團投降;另一方面,日軍對敵后抗日根據地加緊推行“囚籠政策”,利用重要交通線對各抗日根據地進行分割和“掃蕩”。在這樣的情況下,八路軍總部認為,為堅決反對投降,振奮抗戰軍民,鍛煉自身的力量,應當組織一次大規模的以破襲敵人交通線為主要目的的戰斗。
八路軍對以正太鐵路為重點的華北交通線發起破襲戰,各參戰部隊、地方武裝和人民群眾英勇奮戰。沉寂了3年的中國華北戰場,戰局出人意料:在長達2500余公里的華北主要交通線上,出現了數十萬大軍,他們炸鐵路、毀橋梁、攻廠礦、拔據點。頃刻間,日本在華北的交通網、通信網全面癱瘓。在接下來的5個多月里,八路軍共作戰2174次,殲滅日、偽軍50967人。
百姓們歡迎“百團大戰”凱旋歸來的八路軍
百團大戰給日軍的“囚籠政策”以沉重打擊,鉗制了日軍大量兵力,打擊了日軍侵略氣焰。百團大戰既鍛煉了人民軍隊,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又在抗日局面比較低沉時振奮了全國民心。
文章圖文:共產黨員網、人民網、新華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輯:李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