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校微信公眾號特開設“一起學黨史”專欄,持續推送黨史故事100篇,與大家一起學習黨史知識,重溫歷史偉業,感悟思想偉力,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80多年前,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從談判達成聯合紅軍抗日的條件到八路軍3個師開赴抗日前線的過程艱難曲折,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民族獨立解放而投身抗日戰爭洪流的偉大擔當,人民軍隊堅決聽從黨指揮、服從黨領導、顧全大局的光榮傳統和作風。
中共中央通電,呼吁聯合抗日
1937年6月25日,中央軍委主席團致電彭德懷、任弼時,責成他們在7月15日前擬出紅軍改編方案,及改編后的各種制度、條例等,準備同周恩來“共商改編具體步驟,并擬于八一正式宣布”。7月6日,毛澤東、朱德、蕭勁光致電紅三十軍軍長閻紅彥、政委杜平:8月1日準備改編,已令陜甘寧派一個團于7月底接替你們在安邊的防務。
7月7日,毛澤東、朱德致電彭德懷、任弼時:部隊編制計劃基本同意。紅三十軍現已完成清匪任務,約7月底前可到慶陽候命改編。14日,毛澤東、朱德致電彭德懷、任弼時、賀龍、關向應、劉伯承、聶榮臻、徐向前等,發布關于紅軍在10天內準備完畢,待命開赴抗日前線的命令。
7月15日,由周恩來、博古、林伯渠組成的中共代表團在廬山向國民黨中央送交《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該宣言表示:“為求得與國民黨的精誠團結,鞏固全國的和平統一,實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戰爭”,中國共產黨愿為徹底實現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而奮斗;停止推翻國民黨政權和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蘇維埃政府,改稱特區政府;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
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后誓師抗日
平型關戰斗,是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前線的第一仗。八路軍出師抗日時,中共中央軍委預定八路軍主力全部進至恒山山脈,以山西北部為根據地,向察哈爾南部、熱河南部、河北西部發展,深入平津日軍側后,鉗制日軍的正面進攻,配合國民黨軍保衛華北。但9月中旬后,情況發生了變化。日軍以一個半師團沿津浦路向德州,以三個師團沿平漢路向石家莊進攻,以相當三個半師團的兵力沿同蒲路南犯,以正面進攻和右翼迂回相結合,企圖擊破中國的防御,攻占太原,奪取黃河以北,威脅河南,最后奪取山東,從而占領全華北。晉北方向之敵又分為左右兩翼:右翼兵團占領大同后,準備出山陰進犯雁門關;左翼兵團集結懷來、宣化,分兩路西進,一路經蔚縣、廣靈前進,一路經懷安、陽原向渾原進犯,企圖突破平型關防線與大同之敵在雁門關會合,而后攻占太原。在此情況下,八路軍展開于敵軍翼側,在戰略上立于主動地位,鉗制日軍進攻太原并阻止其繼續南下,更有力地援助友軍作戰,9月17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改變原計劃,采取新的戰略部署。
行進中的八路軍部隊
正當八路軍按照中共中央軍委新的部署行動時,晉北的國民黨軍已退至平型關、雁門關內長城一線。這時,日軍除由大同向雁門關正面進攻外,一路有蔚縣、廣靈經靈丘向平型關方向進攻。在國民黨軍的要求下,一一五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指示精神,決定利用平型關的險要地形,配合友軍進行平型關的正面防御作戰。
平型關戰役
9月23日,一一五師以獨立團和騎兵兵營伸向靈丘、淶源方向,牽制與打擊日軍增援部隊;以三個團的兵力于24日夜冒雨設伏于平型關東北公路東側山地,以一個團為預備隊。25日7時許,日軍第五師團二十一旅團一部及輜重部隊,進入伏擊地域。時值秋雨剛過,道路泥濘,敵人的汽車、大車擁擠在山谷里,緩慢地向平型關前進。伏擊部隊抓住這一有利戰機,立即全線出擊,與敵展開白刃格斗,予敵以大量殺傷。處于絕境的日軍雖多次反撲,企圖突圍,但均被擊退。先期進至東跑池之敵軍一部回援受阻;由蔚縣、淶源向平型關增援之日軍,亦被阻于靈丘以北和以東地區。被包圍于小寨村至老爺廟一線之日軍,在伏擊部隊的連續攻擊下,戰至13時許全部被殲滅。
當日黃昏,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向東跑池日軍展開攻擊,日軍突破國民黨陣地,從團城口方向逃竄。這次戰斗一一五師部隊在友軍正面防御部隊配合下,共殲敵1000余人,毀敵汽車100余輛、馬車200余輛,繳獲大量武器和軍需品。
平型關大捷眾將士合影
平型關戰斗,是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前線的第一個勝仗,也是全國抗戰以來在戰略防御階段實施戰役戰斗的進攻戰而取得的第一個大勝利。這一仗,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的囂張氣焰,揭穿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同時也打出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聲威,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鼓舞了全國人們特別是華北人民的抗日情緒,堅定了戰勝日本侵略者的信心。
文章圖文:中國共產黨員新聞網、共產黨員網、陜西日報
編輯:李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