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国产精品无卡无在线播放,久久国产精品自由自在

一起學黨史 ? 一罐食鹽見證黨的初心

發布者:主站信息管理員發布時間:2021-05-13瀏覽次數:1828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校微信公眾號特開設“一起學黨史”專欄,持續推送黨史故事100篇,與大家一起學習黨史知識,重溫歷史偉業,感悟思想偉力,從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程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罐食鹽見證黨的初心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在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后強調,96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這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同時,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在全國各地的紅色紀念館內,幾乎每件文物都映照著我們黨的初心。

    在江西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里,陳列著一只棕色陶罐,里面裝的是已經發黑結晶的食鹽。這一陶罐的食鹽,是井岡山斗爭艱難歲月的歷史見證,也是井岡山根據地軍民為了革命的勝利同甘苦共命運的生動體現。

    曾有一對爺孫在陶罐前駐足。

    “這罐鹽,是咱們家的傳家寶。”爺爺李球德指著鹽罐,驕傲地說,“你老爺爺當年留著這罐鹽不舍得吃,在咱們家后山埋著。”

    “爺爺,鹽有什么舍不得吃的?”6歲的孫子問。

    李球德講起這罐鹽背后的故事。

    1927年,為了將紅軍困在山上,敵人在井岡山各個要道攔路設卡,企圖阻斷井岡山與外界的物資交換。他們在上下山的所有通道設卡審查,嚴加封鎖鹽、藥等必需品,致使食鹽成為當時井岡山最匱乏的物資。因為缺鹽,根據地群眾常常出現眩暈、昏厥、身體浮腫等不良癥狀;因為缺鹽,紅軍指戰員體質明顯下降,部隊戰斗力大幅削弱。鹽的問題讓整個根據地陷入了極大困境。

    為了鹽,井岡山根據地軍民上下一心,患難與共,當時的名言是“有鹽同咸,無鹽同淡”。許多群眾從舌尖上省下鹽來,自發送給前線戰士。戰士們也常常將繳獲的食鹽分發給當地群眾。

    1928年冬,井岡山上的新遂邊陲特別區工農兵政府內熱鬧非凡,群眾們臉上洋溢著過年般的喜悅,原來是他們領到了紅軍在打土豪中繳獲的食鹽,李球德的爺爺,也是鹽罐的主人——李尚發也分到了一份。但回到家與家人商議后,他決定將這罐珍貴的食鹽保存起來。因為他知道幾十里外的井岡山前線正缺鹽,這些鹽不知何時就能派上用場……

    面對當時的嚴峻形勢,紅軍主力決定向贛南、閩西開辟新的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則在敵人的瘋狂進攻下失守了。李尚發擔心這罐珍貴的食鹽落入敵手,便將它密封好,悄悄埋在自家屋后的樹洞里,并做好標記。之后,李尚發帶著家人躲進了深山,一邊堅持戰斗,一邊等待紅軍歸來。

    此后,劫后余生的李尚發回到家中,默默守護著這罐食鹽。這罐鹽在樹洞里,一藏就是31年。

    “直到1959年建博物館時,你老爺爺才跑到后山把鹽挖出來,連同縫在我爸爸帽子里紅軍發的那枚銀元,一起捐到這里了。”

    原來,1959年,剛剛成立的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正在征集文物,聞知消息的李尚發決定將它捐獻出來。同時,他還自發做起了茨坪革命舊址群的義務講解員,以切身經歷講述著井岡山斗爭時期的動人故事。

    “爺爺,鹽放了這么多年,已經沒有味道了吧。”小孫子的話把李球德逗樂了。

    “誰說這鹽沒味?你看,到咱們井岡山來參觀的這么多叔叔阿姨,見到這罐鹽,就能想到當年紅軍和咱們先輩艱苦奮斗的故事,這是不一樣的味道。”

    如今,這罐食鹽早已結晶,不能食用,但其中蘊藏的軍民情誼,驗證著那段崢嶸歲月人民軍隊的初心和軍民的魚水關系,訴說著井岡山這塊革命圣地上演過的犧牲與奉獻,苦難與榮光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紅軍發的一罐鹽,埋藏了31年——有鹽同咸 無鹽同淡》

編輯:李曉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紫云| 扬中市| 彭州市| 白沙| 土默特右旗| 龙川县| 梅河口市| 灵璧县| 景泰县| 洪江市| 临汾市| 浦城县| 仙居县| 昌图县| 高淳县| 当涂县| 原阳县| 汕头市| 惠水县| 邛崃市| 新营市| 新蔡县| 临潭县| 怀仁县| 子洲县| 万载县| 济源市| 锦屏县| 澜沧| 厦门市| 梅河口市| 高雄县| 麦盖提县| 偃师市| 德化县| 大洼县| 孝感市| 双流县| 松江区|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