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我校成功實現轉設后邁入第二個十年發展機遇期的開局之年。為在新的起點上,認真實施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努力開創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我校于2011年12月16日在行政樓六樓會議室召開了“推進科研發展專家座談會”,特邀在長四所普通高校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長和科研處長蒞臨會議,介紹了本校如何開展教科研工作,如何加強橫向科研課題立項和多渠道籌措科研經費的經驗和體會,并針對我校科研工作實際,發表了加強和改進我校科研工作的建議和思考。
座談會由王強副院長主持,石曙光院長出席會議并講話,應邀出席會議的兄弟院校代表有:吉林農業大學副校長孫愛軍、科技處長黃海、長春工程學院副院長楊曉東、東北師范大學科技處副處長霍洪亮和長春工業大學科技處副處長范猛。我校出席會議的領導還有黨委書記吳延紅、副院長王玫、各分院院長及科研處、宣傳部、評估辦負責人。各校代表發言摘要如下:
1、霍洪亮:師大的科研是文理分管,科學技術處負責理科科研,社會科學處負責文科科研。今年理科經費5個億,一半是自然科學基金,剩下的來自省科技廳、教育部、橫向項目大約五六百萬。建議四句話:1.用作品引領科研。2.配套外部項目。3.完善校內資助體系。4.重獎優秀的科研成果。橫向縱向課題應該全面發展,縱向拿平臺,橫向拿項目。科研工作是一個長期建設過程,科研氛圍需要時間積累。師大的科研項目實行分級管理,不同項目有不同的獎勵機制,這種獎勵不僅是項目本人受到獎勵,個人所在的學院也要受到獎勵。在科研成果上分類管理,分類進行獎勵。另外還可申請專利扶持基金、成果轉化基金、青年資助基金、創新培育基金、儀器維修基金。學校科研處處開花是不可能的,重點打造一兩個領域,對我們學校有帶動作用,有凝聚效果。
2.孫愛軍:科學研究成果服務于社會,來源于我們的技術項目。我想說的幾點是,從計劃和目標上來看,國家層面的東西未必能達到,從措施來看,氛圍的營造,制度、領導、團隊、學術交流這幾項支撐要明確。團隊建設要圍繞學科建設和學科帶頭人的打造來進行。我們這類學校人員流動相對較大,對團隊的穩定、方向理念,要重視。對于學院內部,需要投入,設立實驗室,給予寬松的環境,加強制度建設。
從激勵機制來看,要調動大家積極參與科研,從事科研,要鼓勵年輕老師出去開展學術交流,在校內要建立學術交流機制,不定期讓年輕老師作學術報告,也可以請一些外校專家來作學術交流,讓年輕同志了解科技、社科進展情況,了解專家的科研思路和做法。博士和碩士借助導師的力量和人脈開展科研也是一種途徑。
3.黃海:2001年我們學校科研經費是200萬、2003年是1000萬、2010年是8000萬,今年1億。這樣的成果得益于國家政策和校內深挖資源。農大這幾年制定很多管理辦法,關于科研方面有13項。科研獎勵基金學校拿出200萬,獲國家級、省級獎項按1:1.2的比例匹配獎金,市級獎按1:0.6的比例匹配獎金。對于橫向課題,推廣類的項目每1萬元按30學時計算酬金。轉讓成果酬金,70%歸科技處、28%歸學校、2%歸中介。橫向項目收入30%歸老師,70%歸企業。管理隊伍要加強學習,提高業務能力,盡量參加一些國家級會議。制度建設很重要,要有激勵制度、獎金制度,與之對應的還要有懲罰制度。構建科研二級管理的模式,每個學院都有科研秘書,要給學院一定自主權,學校獎勵基金評審權歸學院。這些年我們引進科研管理系統,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與業務主管部門的溝通很關鍵,回來以后可以整合資源,謀劃項目。對于建筑學院,我們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對優勢學科,通過學校基金支持,獲取省里項目,以點帶面,推動學校科研的發展。有些優秀老師或者青年老師,可以和別人合作,參與科研。還有一點是加強與企業橫向聯合,把企業的科技人員帶到學校來,把老師帶到企業去。對于建筑學院,科研是內涵發展的重要內容,科研檔案、科研信息建立很重要!我們學校對科技處人員配備非常重視,科技處是唯一有三個副處長的部門,這些年科研發展非常快。
4.范猛:我們學校定位是以教學為主的一所大學,學校人才培養是傾向于實用,科研主要搞實用性研究。我們做法是,開始要制定一個很好的政策,調動老師去做科研。還有一個約束機制與教師的職稱評定掛鉤。所以每年申報課題時老師非常踴躍。學校對于科研的投入,有普通類研究基金、博士研究基金,還有招標課題,屬于引導性的課題。最后一個就是科研獎勵,一個是科研成果的獎勵,再一個對管理部門的獎勵,對學院和領導班子也有獎勵。我校不光支持老師搞科研,還探索資助學生搞科研。還有一個體會是,要培養一個好的科研帶頭人。如果培養速度比較慢,可以直接引進。還要做一個科研方向的定位。作什么樣的科研是最適合我們學校的,要選準一個突破點。科研申請最關鍵的是申報書的撰寫, 申報書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1.為什么要作。2.為什么要由我來作。3.我怎么作。
最后一位發言的是長春工程學院的楊曉東副院長,他著重介紹了該校今年10月成功獲批專業碩士學位試點工作單位的有關情況。
此次科研座談會,主題明確,氣氛活躍,各位專家充分發表意見,對我校科研發展有一定引導作用。在與會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會議開得十分成功,達到了預期目的。